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视角

【阳光网】 东莞商改全面实施电子化登记 市场主体突破70万 (2015年12月7日, 东莞要闻)

  12月7日,东莞召开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三周年暨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全面启动新闻发布会。
  东莞阳光网讯(记者 吴金华)今天(12月7日),东莞召开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三周年暨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全面启动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东莞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本月正式启动,这标志着东莞率先在全国地级市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审批。改革首周,共受理174笔业务。商改三周年以来,东莞市场主体突破70万,企业突破25万大关。
  商改三周年 市场主体突破70万
  东莞是全国率先推行商事制度改革的城市,2012年5月在大朗镇试点,同年12月3日在全市全面推开,在“先照后证”、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住所限制等八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全国商改制度设计提供了实践样本。
  2014年商改在全省、全国推开后,东莞持续发力,全国首创新业态企业集群注册,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推行“住所信息申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全国率先上线应用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打造基层网格化市场监管体系,在实践中取得了突出成果。
  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首次突破70万大关,达到70.6万户,比2012年底增长30.4%,企业突破25万大关,达到25.2万户,比2012年底增长66.8%,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9户,市场主体总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市实有私营企业22.24万户,私营企业集团198户,企业注册资本总量达到8623.5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88.8%。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企业1211户,比2012年底增长22.7%。
  三年来,制造业等支柱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全市新增制造业市场主体8.08万户,累计登记17.03万户,比2012年底增长36.85%。改革对现代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三年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设主体3246户,目前总量达到6147户,比2012年底增长50.25%。
  此外,教育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从2012年的219户、6554户、1735户,大幅增长至592户、10372户、3568户。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七大新兴行业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22万户。目前,全市已成立托管企业268家,已办理设立登记的集群企业1527家。
  东莞实施商改三周年来,市场主体突破70万
  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启动
  改革首周受理174项业务
  今年12月1日, 东莞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本月正式启动,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实现无纸化审批。通过搭建网上登记服务平台,申请人依托数字证书或银行证书在网上进行身份认证和数字签名,全程网上填写电子表单,由系统自动生成标准化电子表格、文书,无需扫描上传纸质文件,实现全流程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归档办理工商登记注册。
  改革推开首周,已受理174笔业务。据了解,东莞的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的实施将实行“三步走”。第一步是从今年12月1日起,全市率先铺开内资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第二步是明年上半年内资公司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功能将陆续上线;第三步是从内资公司拓展到所有市场主体,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今后,企业实现足不出户办理业务,智能填报申请表格,远程离线电子签名和便捷实现身份认证。
  东莞市工商局副调研员张志云介绍,今后是否收纸质材料,由申请人自主选择。“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启动后,给申请人提供两种自主申请渠道,网上办理业务不需要收纸质资料,但到窗口办理,需要提供纸质资料。对不需要前置审批的企业,无需提供纸质材料。”
  “已经纳入异常名录、没有实际经营场所,或者黑名单的企业,实施审慎审查。各个职能部门也在探索信用约束机制,通过信息交换、共享,实现点对点监督,发挥社会监督和行业协会监督机制。”张志云说,前端放开后,东莞将重心向后续监管转移,建立“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
  张志云表示,东莞将继续加快改革步伐,持续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全面深化企业集群注册、住所登记管理、“三证合一”等多项改革;同时,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全面构建基层网格化市场监管模式,出台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

相关阅读